+什么是中学生地理奥赛
-
由来和历史
-
竞赛方式
-
赛题特点
 +全国中学生地理奥赛
-
动态
-
历届情况
-
竞赛题库
-
其他
 +国际中学生地理奥赛
-
动态
-
历届情况
-
中国队在IGEO
-
竞赛题库
-
其他

 +相关链接
iGEO(国际地理奥赛)
王民教育网
中国地理学会

 

>>>中国中学生地理知识竞赛
 

 

第14届国际中学生地理奥林匹克竞赛介绍与题目分析

王民 蔚东英 高翠微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

  第14届国际中学生地理奥林匹克竞赛于2017年8月2日到7日在塞尔维亚的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共有来自41个国家和地区的160名选手参加了此次竞赛。
  由中国地理学会派出的中国大陆代表队的4名学生分别是来自安徽合肥一中的李昊龙同学、山东实验中学的焦晨泰同学、福建厦门双十中学的封云鸿同学和河北石家庄二中的赵子木同学,领队是北京师范大学的王民教授和高翠微博士。北京师范大学蔚东英副教授作为国际地理奥赛工作组七位执行委员之一,一同参加此次竞赛。
  经过5天的比赛,中国大陆代表队四名学生最终获得两银两铜的成绩。李昊龙同学和焦晨泰同学获得银牌,其中李昊龙同学获得银牌第一名;封云鸿同学和赵子木同学获得铜牌。团队总成绩列位世界第六,亚洲第一。与以往国际地理奥赛题目类型一致,包括综合分析题、野外题和多媒体题目,在学生的比赛总成绩中,综合分析题占总分的40%,野外题占40%,多媒体测试题占20%。在此三项成绩中,我国大陆代表队的野外题团队成绩排在世界第三,个人野外最好成绩与此项第一名相差5分;综合分析题的团队成绩是世界第八,个人综合分析题最好成绩与此项第一名相差2.67分;多媒体题目的团队成绩位于中等,个人多媒体题目最好成绩与此项第一名相差5分。
  尽管三大题目类型与往届国际奥赛并无差异,但是命题出现了新的特点。以下结合此次竞赛的题目内容以及参赛同学的反思,进行具体分析。
一、题目内容及特点
1.综合分析题
  综合分析题的试题材料分为资源册和试题册。资源册的功能是呈现题目资料,其形式以地理图像居多。此次竞赛,综合题资源册提供的材料全部为地理图像,一道题目有2-4幅地理图像,主要涉及地图、地理统计图表、景观图、遥感影像图。
  综合分析题仍由6道大题组成,总分值为90分,在计算竞赛总成绩时进行加权。非英语国家的学生的答题时间为180分钟,英语国家的学生答题时间为150分钟。

  第一道题目(Section A)是以2016年里约奥运会为背景,考察体育赛事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具体包括奥运会等体育盛事提升环境可持续性的方式、里约奥运会开发建设园区的挑战、残奥会的社会影响、奥运会举办费用的变化趋势、对奥运会的积极或消极影响的认同与证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较广,本题将奥运会与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考察奥运会的举办对自然、生态、社会、经济等的影响。
  第二道题目(Section B)对应的主题是气候及气候变化。以埃塞俄比亚的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为区域背景,考察气候统计图表的分析与绘制,解释降水的成因、气温特征的成因、某日近地面气压分布的成因,以及根据气压分布图预测未来天气。
  第三道题目(Section C)主要是考察交通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具体包括从全球的尺度,描述并解释公路、航海、航空路线的空间分布模式;以南非为区域背景,分析其主要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原因;分析铁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第四道题目(Section D)主要是从能源的角度考察潮汐的形成与发展,以法国圣米歇尔山为区域背景,分析潮汐对人类的影响,对建设潮汐泻湖发电站进行SWOT(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分析。
  第五道题目(Section E)考察了土壤及土壤退化,包括土壤的功能、土壤退化的自然原因、人类活动导致土壤退化的表现、土壤退化的过程、土壤退化的解决措施。
  第六道题目(Section F)是关于粮食安全的问题,包括世界解决发展中国家人口营养不良问题所取得的进步及原因,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消除饥饿的措施,发达国家食物浪费情况的分析。
  总体来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仍是国际地理奥林匹克竞赛中重点关注的问题,侧重对自然地理知识及人文地理知识的综合考察。在技能方面,综合分析题部分对三项技能均有重点考察,特别是图像技能中对地理统计图表及示意图绘制技能的考察。

2.野外题
  野外题由两部分组成,野外1是在野外进行考察,并完成观察、标注等任务;野外2是基于野外1的考察,在室内完成有关评价、决策、规划等任务。各部分的考试时间,因每次竞赛的考察地范围及具体任务设置的不同而存在差异。考察路线通常为环形,学生分组进行考察。
  野外题部分通常由资源册和试题册组成。本次竞赛,野外1提供给学生的有野外考察总体指导说明及记录页、资源册、试题册。野外1考试结束的时候,所有资料需要上交,并在野外2考试的时候发给学生,野外2不再单独发资源册。以下对野外1具体野外考察任务及野外2试题进行具体分析。
  本次野外考察聚焦在青年旅游与可持续发展这个主题上,具体考察地范围是在贝尔格莱德南部的公园。提供给学生的资源册中介绍了青年旅游及Kosutnjak公园,主要包括对可持续性旅游、青年旅游的定义,文化历史区Topcider以及Kosutnjak森林的整体介绍,对Kosutnjak森林里的自然遗迹、文化遗迹的具体介绍。以上内容图文结合,既有文字描述,也有景观图及地图等的呈现。此外,资源册中还提供了穿越Topcider山的隧道规划图、靠近Kosutnjak公园的贝尔格莱德管辖市的分布图、贝尔格莱德公共交通规划图、贝尔格莱德管辖市的人口在不同年龄段的数量。
  野外1部分共有四个考察点,总体完成3项考察任务。
  第1项考察任务要在60分钟内完成,总分值为7分。具体任务是观察并在地图上标注体育设施及建筑,估算使用的人数,并对其损耗现状进行等级评价。第2项考察任务是对考察地的地形进行观察,并判断岩石种类、地貌。第3项考察任务与贝尔格莱德受欢迎的冬季运动结合起来,判断滑雪运动所在的月份;计算滑雪道的坡度;为建滑冰场,需要将地铲平,估算挖土量。
  野外2包括4道大题,英语国家学生的考试时间为120分钟,非英语国家学生的考试时间为140分钟,总分值为20分。
  第1题是根据相关人口数据,估算2017年来Kosutnjak公园的青年潜在游客数量,来自哪个国家的青年游客数量会最多。第2题从交通及可达性的角度进行考察,其他城市与Kosutnjak公园的交通可达程度;修建供汽车行驶的隧道,对于Kosutnjak公园发展旅游业的影响;规划位于Kosutnjak公园中的Aleksandar旅馆与隧道出口之间的最短交通线及交通方式。第3题从人类影响的角度,首先根据不同的人类压力影响,将Kosutnjak公园划分为5个区,对其特征进行描述并解释;指出受人类影响最大的区,并进行估值。第4题考察了Kosutnjak公园发展青年旅游的潜力及限制,让学生基于已有观察及材料,推荐可在Kosutnjak公园优先开展的活动,指出已有活动中需要限制的活动,推荐可发展的新活动并进行描述,从不同的尺度上(当地、贝尔格莱德或塞尔维亚、整个欧洲)评价Kosutnjak公园青年旅游可持续发展计划的可行性,包括其优势及限制条件。
  总体来看,野外题对学生的空间定位能力、观察能力、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地图能力等进行了综合考察。在内容上,依然是对自然地理知识与人文地理知识进行综合考察,并最终聚焦到人文地理内容。而野外1的观察及任务完成情况,对野外2任务的顺利完成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这对学生在野外1中的观察记录及发现问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3.多媒体题
  多媒体题目一共40道题,全部为单选题,英语国家学生的答题时间为50分钟,非英语国家学生的答题时间为65分钟,总分值为40分。多媒体题目是在计算机上呈现,每道题目的答题时间由学生自己控制。
  此次竞赛,多媒体题目涉及的内容主题更为多样,对学生地理素养及知识广度及深度的要求更高,有更多的题目从地理的视角出发,与化学、物理、生物、历史、政治等其他学科背景相结合。
  每道题目均是在一张幻灯片上将材料全部呈现,一般都是对图片、音频、视频等进行分析。此次多媒体题目资料用到的图片类型也较多,主要包括景观图、地图、地理统计图表、模式图、示意图、漫画、绘画作品等,视频包括实景录制视频以及地理统计图的动态示意。一些图像的表达形式也较为新颖,如图 1 、图 2 、图 3 、图 4 所示。

  部分题目中有一幅地理图像或一个音频或视频,部分题目是同时呈现多幅地理图像或多个视频或音频,也有题目将图像与视频或音频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与判断,如图 5 所示。

  与以往国际地理奥赛题目相比,近年来示意图、地理统计图表的题目数量、视频题目数量均有所增加。
从题目难度上来看,本次多媒体题目难度达到近3年来最大。参赛学生的平均得分为19.9分。
二、参赛同学的答题反思
  参赛同学在竞赛结束之后,进行了反思,以下是几位同学总结的答题经验和教训。
  1.国际地理奥赛考察的知识面很广,会触及到自己的知识盲区,因此备赛需要涉猎更多的知识。
  2.综合分析题部分,在读题中,首先要对题目难度进行整体把握,进而分配各部分的答题时间,太难的题目暂且搁置,先完成容易的题目,要把握好自己的答题节奏。
  3.野外题部分,首先要在地图上准确地确定自己所在的位置,以及将要行进的路线及方向。由于野外观察的时间很紧张,完成的任务较多,所以要处理好观察、记录、完成野外1的任务、搜集野外2素材之间的关系。此外,在国外参加比赛,有时差、高温等难以适应的天气条件、比赛场地的条件限制等,都会对身体及心理上产生不好的影响,因此比赛中要做好吃苦的准备。
  4.景观题部分,任务量大、时间紧,遇到难度较大的题目,可以先跳过去,但切忌漏题。在分析地图及其他地理图像或视频时,抓住主要特征进行判断。
  5.良好的英语阅读及表达能力对顺利完成竞赛任务具有重要影响。以往的国际地理奥赛中,在每项测试之前,非英语国家的带队老师要在开考之前对该项测试中涉及到的较难的英文单词用本国语言翻译出来,并在测试时发给学生。需要翻译的英文单词由国际地理奥赛组委会指定。本次竞赛,不再要求带队老师对英文单词进行翻译。尽管在比赛过程中可以使用汉英词典,但是查词典的过程也会用掉一部分时间。因此,较强的英语阅读及表达能力会给自己赢来更多的答题思考时间。

三、我国学生准备地理奥赛的建议及启示
  综合国际地理奥赛题目特点及考察的知识、能力要求,同时结合学生在比赛中的表现及反思,以及在备赛集训中学生的表现,提出以下建议。
  由于地理奥赛对参赛选手的知识宽度及深度都有一定要求,因此学生平时应该主动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并主动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本次竞赛中,我国选手在最体现知识广度要求的景观题部分表现欠佳,可见拓展知识面仍是我国学生备赛的重点。
  在拓展地理知识方面,可关注地理专业杂志、节目,以拓宽知识广度;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可学习大学地理专业教材,在拓宽知识广度的同时,增强知识的深度。
  在地理技能方面,注重训练从地理的视角分析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即运动地理的思想描述地理现象,分析地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适宜的解决措施,这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地图或图像技能方面,地图或图像的阅读、分析能力均会在平时的学习中得到重点训练,而绘制地图、地理统计图表、示意图等在地理教育教学中是一个薄弱环节,因此备赛同学应该对此进行重点强化,重视作图的各方面细节。
  在英文阅读及表达能力方面,包括英语这门语言本身的学习,以及对地理专业词汇及表达的学习。因此,建议学生要熟知地理核心词汇的英文表达。提高这方面能力,学生可以多阅读地理专业的英文书籍及书刊,观看英语类的地理节目。此外,进行英文表达的练习也是非常必要的。经过练习,学生会逐渐适应英文的表达习惯。因此,学生可对中文地理的知识内容,自主进行英文的翻译,在此过程中也可进一步强化地理核心词汇的英文表达。
  地理竞赛,特别是野外考察环节,可能还需要学生克服当地天气或气候等带来的不适,且由于考察任务量大、压力大,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具备顽强的意志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本次竞赛,我国大陆代表队的4名学生在克服困难、自我管理、团结协作方面的表现均得到了其他代表队教师及奥赛主办方的认可及赞赏。这也是4名学生在此次竞赛中取得良好成绩的重要因素。
  国际地理奥林匹克竞赛的比赛持续时间较长,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最基本的是要求学生具备丰富的地理知识储备、能力及素养,其他还需要具有良好的英文能力,有扎实的多学科背景,身体及心理上的快速适应及调节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本文受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面向基础教育的知识能力智能测评与类人答题验证系统”(2015AA015409)资助。]


中国地理学会地理奥林匹克竞赛工作组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中心

2018 年 01 月 27日